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深化走转改 记者一线见闻丨地下800米,“智慧”闪耀
新湖南 • 湘视轮播图
2023-06-04 22:12:58
首页头条收录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朱定 李伟锋 王亮

地处资兴市唐洞街道的湘煤集团周源山煤矿,是湖南首家“智慧矿山”。地面“大脑”指挥、井下“智慧”运转,值守人员减少70%,采煤工效提高20%,矿山安全得到极大提升。

“智慧”与矿山相遇,带来深刻变化和新生活力。

初识智慧“大脑”

“通信正常、通风正常、排水正常、运输正常……”

5月30日上午10时30分,周源山矿业公司调度指挥中心,由32块显示屏组成的大屏幕上,一排醒目的绿色字体提示:当前井下各系统运转正常。

实时画面上,井下采煤、运输等工序,作业人员位置等,一目了然。

随着采煤指令下达,800米深处的地下,截割滚筒“霸气”舞动,厚厚的煤壁被轻而易举破成小块,胶带运输机、刮板输送机井然运行,滚滚“乌金”奔向地面…… 

(图为周源山矿业公司调度指挥中心。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傅聪 摄

“现在井下有128人作业。”带班值守的管控平台主任张斌指着屏幕上一个个闪动的绿色小点向记者介绍。这一人员定位系统,可实时监控井下作业人员情况。张斌轻点鼠标,一名井下作业人员的当前位置、活动轨迹等信息,跃然屏上。

“指挥中心可谓矿上的智慧‘大脑’。运用5G技术,联通井下通风、监控、安全、生产等子系统,构建井上井下全流程一张网,远程控制煤矿的全部智能设备以及所有环节。”张斌介绍,包括掘进、采煤、主煤流运输、辅助运输等实时作业场景,以及供电与供排水、通风、安全监控等各项实时监测数据,“全在一屏之上”。

行走地层深处

11时左右,记者换上矿工服,脚蹬深水靴,在井口经严格安全检查后,乘坐罐笼下井。

阵阵风声在耳旁呼啸,记者顿觉耳洞压力陡增,耳背感随之而来。

2分多钟后,记者一行从海拔高度150米左右的地面直降至井下-650米,来到地层深处。

巷道干净整洁,没有想象中的压迫感。沿途,不时有闪着红光的摄像头、闪着蓝光的信号指示灯,装着红外线接收器的铁架安静地立在两旁。矿灯照过去,空气中看不见矿山常有的飘浮煤尘,呼吸和地面一样顺畅。偶遇经过的三五位工人,大家欢乐地互相打着招呼。

路过水泵房,里面空无一人,两台电脑却开着。矿井抽水是煤矿安全的重中之重,怎么没人值守?

(图为中央水泵房。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傅聪 摄)

见记者疑惑,55岁的机电部部长成继忠解释:实现智能化管理后,所有水位参数均可在地面指挥中心自动监测到。当集水池水深达到2.1米时,水泵将自动启动抽水。

记者凑近电脑屏幕一看,监测数据显示:当前水深1.4米。

一路往前,不时拐进一个又一个岔巷。除了各种机器运转的声音,矿井深处很安静。

 矿灯闪烁、脚步声声,记者却不知道到了哪里。

“放心,矿灯里有定位芯片。我们的行踪,指挥中心一清二楚。如果在地面,还可以通过手机查看井下人员的定位情况。”前头带路的周源山矿业公司总经理李小全说,“煤矿最要紧的就是安全。按要求,我每月要带班下井8到12个班。这个月,我下井了15个班。这些弯弯角角,都熟悉得很。”

历时近50分钟,记者抵达3232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数百根直径0.5米的液压支柱一字排开,构成一个地下钢铁长龙。液压支柱撑起的地方,是长达140米的机械化自动采煤平台,乌黑发亮的煤壁就在两侧。

(图为矿工在工作面调试机械。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傅聪 摄)

年近50的回采工区副区长李秋华带领8名工人和技术人员,正在安装液压支柱。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流,大家脸上留下一道道黑色痕迹,工作服也几乎全部湿透。

“再过两天,这里就可以开始机械化采煤作业了。”李秋华用衣袖在脸上一抹,“以往挖煤,支柱移动要靠人工完成,收护帮、降架、拉架、升架、打护帮等一系列操作,对井下作业人员的手速、体力、精准度等要求极高。如今,机械化采煤,地面一键启动,地下采煤机在前方切割,液压支柱自动跟进,运输机也会自动推到位,支架护帮板会自动收回或打出。所有流程全部自动化,工人更轻松、更安全了。”

(图为井下开采面。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傅聪 摄)

“周源山煤矿经历近70年开采,年产能达75万吨,但开采难度越来越大。要统筹好安全与发展,唯有靠科技。”回程路上,李小全告诉记者,周源山煤矿是湖南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国家一级标准化矿井。他们正与湖南科技大学联合,攻关-800米煤层开发与安全保障,希望通过“智慧”加持,提升煤矿本质安全水平,让老矿山不断焕发新活力。

【记者手记】

科技赋能采矿业高质量发展

周源山煤矿的智能化系统,刷新了记者对煤矿的认知。传统的矿山开采行业通过科技赋能,作业人员减少、开采工效提升,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

随着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各行各业都在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矿山开采等传统行业有必要顺势而为,让科技之光,点亮智慧之路。周源山煤矿作为“探路者”,先试先行,率先站在了“起跑线”上。

可喜的是,湖南正在着手全面推动矿山智能化水平。据记者了解,我省将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给矿山装上AI智能识别等高科技设备。力争到2026年,全省所有在册正常生产煤矿和重点非煤矿山完成重大灾害风险防控建设。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产能。相信,在科技赋能之下,煤矿等传统行业通过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完全能够实现高质量发展。

此前报道》》》

深化走转改 记者一线见闻丨“天华调查”的红色赓续——长沙县青山铺镇天华村见闻

深化走转改 记者一线见闻丨“外卖小哥”:风一样的速度 火一样的热情

深化走转改 记者一线见闻丨沙洲村的变与不变

深化走转改 记者一线见闻丨安化县“水上法庭”: 乘风破浪去办案

深化走转改 记者一线见闻丨为了老区人民的健康福祉 ——平江县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见闻


作者:朱定,李伟锋,王亮,傅聪,宋太桓

责编:刘奕楠

一审:刘奕楠

二审:曹娴

三审:李伟锋

来源: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

版权作品,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湖湘情怀,党媒立场,登录华声在线官网www.voc.com.cn或“新湖南”客户端, 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转载须注明来源、原标题、著作者名,不得变更核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