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湖南日报新媒体

打开
“全系生态、全域景观”设计建设破解双峰耕地保护难题
新湖南 • 乡村振兴
2022-02-14 21:49:34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15日讯(全媒体记者 吴希)新增耕地项目建后利用率不高、保护负担重、设施管护缺位是基层新增耕地保护中经常出现的难点问题。产粮大县双峰县也同样遇到耕地保护中这一瓶颈问题。该县变换思路,创新耕地设计理念,会同村组和土地权益人建立耕地保护的长效机制,将耕地保护融入乡村振兴整体工作中,有效解决新增耕地保护难的问题。

历史遗留问题增加复垦难度

梓门桥镇星辉村原双峰县水泥一厂地块是废弃多年的工矿用地,占地面积为7.1251公顷,破败不堪的多栋3层厂房和多个深不见底的废弃采坑让周边村民苦不堪言,安全隐患、环境卫生、村容风貌等问题一直困扰着星辉村的村民。

项目区实施前

在全县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中,村组和乡镇积极向上申报,争取将这一地块整体纳入复垦范围,统筹解决多年未解决的历史顽疾。星辉村支部书记龚建军介绍,当初这个地块是周边垃圾倾倒的场所,村民建房的垃圾等都往这边堆,脏、乱、差是典型的代名词。

由于破坏严重,需要解决的问题多,地块复垦的成本很高,指标收益投入产出比不高,县自然资源局最终决定纳入该地块时也经过多次实地勘查和专题论证。开展前期工作时,县里派出工作组驻村进行了详细调查,村里及时组织开展了村民代表大会,充分吸纳村民的合理意见和建议。对于土地权属、安全隐患点、田间道路、灌排系统都进行了系统和详细的调查,并在图上进行了逐一定位和落实。现状问题怎么解决、建后怎么利用这是项目前期工作的重心,这些问题的统筹解决决定了项目实施的成效。

实施前项目区一角

“全系生态、全域景观”设计方法解难题

星辉村人多地少,大家倾向于复垦为耕地,结合村民意见,并响应耕地三位一体保护要求,项目创新采用了“全系生态、全域景观”的设计和建设理念。项目进行了全面的生态环境背景调查、土壤污染分析,正是这些扎实的前期工作奠定了后来生态良田的建设基础。为了满足未来乡村振兴的要求,项目充分考虑乡村产业发展和村容美化的需求,贯彻了全域景观的理念,要求每一块田、每一条路、每一堵挡土墙都要成为美丽乡村的一道风景线。项目各方面的条件都要比照周边历史耕地,确保村民有足够的积极性来落实耕种。

项目设计负责人王宋辉介绍,该地块共复垦耕地面积3.1319公顷,其中水田面积2.2105公顷,旱地0.9214公顷。这些耕地都是从石头缝里抢出来的耕地,但是配套设施齐全、土壤肥力良好,耕种收益可以达到或者优于周边原有耕地。项目因势利导,设计建设了多处生态设施和农田小景。最直观的效果是全面改观了破烂不堪的风貌,重构了生态良田美景,满足了村民绝大多数需求。

建成的新增水田地块

好环境催生好习惯

县自然资源局现场监管工作人员邓伟峰介绍,增减挂钩复垦地块都是土地权益人和村组主动申请的,政策宣讲已进村入户,复垦后的地块“不能建房、只能种地”成为了所有村民的共识。每个地块都签了复垦协议并出具了承诺书。县里统一要求施工单位对工程和土地管护1年,之后有序移交村组和土地权益人耕种。为了引导村民耕种好新开发耕地,县里在项目建设成本中安排了部分资金对土地权益人进行了奖补。

根据跟踪管理反馈的情况,该项目没有发生一个地块的违法占用和抛荒,耕种效果已经和历史熟作的耕地没有差异,工程的破损率很低,村民自发保护得很好,区域内再也没有乱倒垃圾的现象发生了。

建成后项目区

好设计助力乡村振兴

“这里现在成了我们村的打卡点了!”据星辉村龚建军书记介绍,镇星辉村水泥厂地块2019年立项并建成,2019年下半年落实耕种。项目采取“油-稻”一年两熟的轮作。由于项目建设中有机肥施用足,土壤肥力很高,配套设施齐全,旱涝保收,耕种成本比周边耕地还要少一些。根据3年耕种的情况来看,一季稻的亩均产量有1700斤左右,油菜籽产量亩均有400-550斤左右, 该地块每年产生的直接经济效益达到了30万元。龚建军说,新开发耕地产的稻米味道很好,很多外地的点名要买新土地产的稻米。春节等节假日,返乡村民都喜欢来这里来散步拍照,这些耕地他们会祖祖辈辈耕种下去,保护好、利用好。

县自然资源局局长彭亮介绍,党委政府将耕地保护作为自然资源管理的中心工作,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在落实用途管制、遏制违法占用耕地上采取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办法,但也面临耕地非粮化、新增耕地管护难的问题,历年新增耕地项目抛荒时有发生。要加速建成多方协同保护耕地的长效机制,发挥农民保护耕地的基础作用,梓门桥镇星辉村等多个项目在这方面取得了实效,以耕地充分的利用来促进保护,村民主动保护耕地的效果很好,让耕地保护创造了效益,生态良田成为了乡村振兴的一大助力。

责编:杨诚